
『【美美谈情感】,每天趣谈人物,社会,热点等情感新鲜事。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,期待您的关注!』
毒教材的事刚刚过去,成都又惊现了毒试卷。
在成都新都区初三语文试卷上,竟然明目张胆印刷了一篇名为《杜鹃花落》的抗战题材的小小说。
为什么说它明目张胆,是因为这篇小说全文都是以里面一个叫岗田的大佐第三人称视角,叙述抗战期间敌我双方对抗,岗田儿子被我军包围,他去救儿子的事。
这个描写过程,从头到尾都在贬损我方,甚至称我军为共军。
而恰恰相反,却给敌人的入侵行为唱赞歌。
不仅如此,还把敌军描写得非常英勇,而把我方贬损得非常懦弱,用了“逃窜,撤退,死亡,敌人”等等字眼。
这样明目张胆的精日行为,竟然毫不避讳地展现在了我们的孩子们面前。
这样满满的文化入侵,竟然大张旗鼓地出现在初三语文试卷上。
真是让国人怒不可遏。
而这篇《杜鹃花落》毒文章的作者,是一个来自河南的中小学老师兼校长,名叫李佳前。
毒试卷引起全网谴责和掀起舆论之后,事件闹得越来越大。
成都当地立马成立了联合调查组,新都区人大代表被调查。
而该区域的教科院院长,也被停职。
也就是说,李佳前的这篇毒文章,把两个大官都同时拉下了水。
可奇怪的是,事发后截止到现在,李佳前本人却依然是该干嘛干嘛,还在稳稳当当做他的校长和中小学老师,安然无恙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李佳前,究竟是什么身份和人物呢?
这件事后,他的多重身份被扒。
河南省汤阴县文星中学的校长,中小学高级教师。
同时他还是安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,也是汤阴县十大名校长之一。
这样的多重身份,安安心心的管理学校和教书就行了,为什么会染指毒教材毒试卷呢?
关于他的四大疑点,也被网友们一一指出来。
第一大疑点:
他是河南人,为什么他写的这篇文章,会被当做四川初三学生的语文考题?
要知道,他又不是什么大家,名家和作家,啥都不是,就是一个教书的,四川凭什么用他写的这种水文小说,当本地义务教育初三学生的语文考题?
如果你说把鲁迅的《呐喊》放在上面,没有人会说什么。
可李佳前这种完全上不了台面的小小说,却在跨省异地的初三语文考试卷上被供奉着。
这里面,有什么大文章?
第二大疑点:
李佳前是英语学科带头人,为什么他写的抗日小小说,又成了语文学科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试题?
你的 Ip属性是英语,你的学科专业是英语,但你却为语文学科提供试题,而且还是跨省,这是几个意思?
难不成是成都看你写了一篇出卖祖宗的脑洞文,要拿出行动来为你这篇水文买单。
为了夹带你的私货,所以就要把它呈现在成都市新都区1万多名初三考生面前吗?
一个区域的义务教育语文考题,竟然随便什么文章都可以用?
难道没有窗口去审核?
还是说这些夹带私货的勾当,都成了酒桌上推杯换盏的明码交易?
只要酒喝好了,好处给到位了,什么都好谈?
第三大疑点:
在他写的这篇《杜鹃花落》毒文章,目前已经把两位大官拉下了水。
一位是新都区的人大代表,一位是新都区教科院院长。
那为什么作为始作俑者的李佳前本人,却毫发无损呢?
要知道,事情都是因为他这篇毒文章而起。
员工犯错,主管有连带责任,但员工本人也不能赦免啊。
没有死罪,连活罪都给他免了,这又是几个意思?
这些疑问,无疑让李佳前的身份,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但与此同时,也在揭穿他的真面目。
如果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小学老师和校长,谁会跨省跨区域冒着出卖祖宗和国家的危险,来跪舔他,来为他的毒文章站台?
只能说,李佳前的身份,绝对不简单!
他的毒文章,殃及成都市新都区1万多名考生,让民族蒙受羞辱。
其罪当诛。
无论调查结果怎样,我只想说两个字:锄奸。
刻不容缓!
